發文作者:louisfaye | 7 十二月, 2007

遠見雜誌 2007/12月號 — 友達光電 隨時變革組織 大膽輪調 換人做做看

友達光電 隨時變革組織 大膽輪調 換人做做看

作者:江逸之 攝影:陳宗怡  出處:200712月號 /遠見雜誌

一般傳統思惟都是熟能生巧,讓公司主管與員工長期專注做一份工作,台灣TFT-LCD龍頭大廠友達卻逆向操作,大規模的輪調主管,藉由職務輪調制度,培養更多高階經理人。

1022中午,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擠滿西裝革履的法人分析師,排隊領取資料,只為參加友達光電的法說會。

今年第三季,友達繳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,單季獲利新台幣258億元,正式超越韓國三星與LPL(樂金飛利浦),躍升全球最會賺錢的TFT-LCD面板廠,友達每天一開門就淨賺2.86億元。

現場近300位中外分析師,除了關注友達的未來前景之外,更好奇的是第一次主持友達法說會的新任總經理陳來助。

有問必答的陳來助,法說會一結束,馬上被數十位法人與記者包圍,爭相與這一位低調、年僅44歲的總經理交換名片。

事實上,「來助是友達執行主管輪調計畫的最佳成果,」友達光電副董事長兼執行長陳炫彬笑著說,平均兩年一次的主管大風吹,是友達培養中高階主管的祕訣。

「友達的主管與組織經常調動,常換人做做看,」一位長期觀察友達的外資法人指出,友達的輪調制度在科技產業很罕見。

培訓總經理:9年輪7職務

靠著計畫性的主管輪調制度,友達培養出竹科最年輕的千億營收級大廠總經理。

「我從報到第一天就開始輪調,九年內換了七個不同職務,」 陳來助透露,在他家中書桌上,放了厚厚七疊他的友達不同職稱的名片,從廠長、資訊系統主管、PM(產品管理)、業務、全球製造總部主管,一路做到總經理。

1999年,陳來助加入達碁科技(友達光電的前身),就擔任當時總經理陳炫彬的特別助理,負責品質與環安業務,並且參與第一座三代廠的建廠作業。

19997月,達碁開始量產,陳來助旋即接下LCD一廠廠長職務,歷經921大地震與全台大停電的危機,帶領達碁順利量產。

20013月達碁科技與聯友光電合併,「合併是主管輪調的很好機會,」陳來助說,兩家公司合併之後,他就開始轉任新友達新竹廠區總廠長,負責三座新竹工廠與L1研發廠的管理。

由於當時友達的營運規模瞬間放大,加上兩家公司的管理系統不同,整合作業千頭萬緒。

2002年初,陳炫彬希望陳來助不只是管理工廠,還必須負責整合兩家公司的資訊管理系統,轉任後勤單位資訊部門。

友達合併之後,兩家公司的資訊系統整合工作千頭萬緒。陳來助指出,資訊管理系統涉及到電信通訊骨幹、郵件系統、ERP等系統,也是一家科技公司貫穿各部門的中樞神經,「光是郵件系統,就花了很多時間整合。」

輪調有效:用不同思惟分析

2002年底,陳來助又被調去負責產品管理行銷業務半年。

沒多久,2003年陳來助被派去帶領電腦液晶螢幕的事業群,帶頭衝業務。「日本客戶認為友達只是二線廠商,要跟客戶談新產品的訂單很辛苦,」他說。

輪調讓他可以有不同的思惟來分析事情,甚至於與客戶談論到產品的規劃時候,他的研發與管理工廠的背景,對於客戶提供更詳細的產品規劃與技術諮詢。

2006年,友達董事會賦予陳來助更新的任務,管理橫跨台灣與大陸的工廠,整合LCD前段製程與後段液晶模組組裝廠,重新把工廠製造定位為全球製造總部,並且負責與廣輝電子合併的整合業務。

今年91,陳來助正式接下總經理職務,「有工廠、研發、業務與全球運籌的輪調經驗,經營面板業的手感就有了。」

面對瞬息萬變的面板產業景氣,友達用「變」來因應挑戰,隨時調整組織架構與主管輪調。

首先,主管與員工主動輪調已經是友達企業文化中的重要DNA

主管輪調:擴大產業視野

陳來助分析,LCD產業特色是資本密集、技術密集、勞力密集、供應鏈密集、景氣快速變化再加上全球營運。

友達從1999年的營收不到60億元,短短八年內,到今年將突破4000億元大關。

友達最近幾年的擴張速度迅猛發展,要管理全球八座工廠、四萬多位員工,「友達沒空等主管慢慢學習,必須靠輪調加速學習,」陳炫彬分析。

再加上,「經營LCD產業難度真的很高,」陳來助說,友達的供應商超過600多家,光是直接材的採購就超過一萬多個零組件項目,這還不含100多家設備商,LCD是一個最複雜的產業。

LCD產業前段製程就是精密的半導體技術,後段的模組廠卻是像PC產業的勞力密集組裝業。再加上任何一個投資都是動輒上千億元,高階經理人對於LCD產業如果無法通盤瞭解,很難去下決策。

「友達協理級以上的主管,至少都經歷過三次以上的大輪調,」陳炫彬一手建立友達主管輪調制度,「藉由輪調,讓主管能有更大的產業視野。」

TFT-LCD產業已經從產品導向,轉到業務導向,友達主管如果無法對於LCD製程與供應鏈有很廣泛的瞭解,根本無法因應市場的快速變化。

陳來助:學習從客戶角度看

1999年,陳來助在擔任新竹廠廠長時,就規定主管必須要定期輪調,「平均每兩年輪調一次,就像電腦要重新開機(RE-SET)一次。」

「輪調是主管很重要的再學習與充電機會,」陳來助分析,從管理工廠到談業務,他最大的心得就是,「學習到如何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公司的營運。」

他坦承,過去負責工廠的營運,總是認為只要把產品做出來,客戶就應該要接受,很少考慮到市場面,只緊盯產品良率。

2005年,陳來助執行LCD前段液晶工廠與後段模組廠的主管輪調,一開始也遭遇到許多阻力,「畢竟前段工廠是技術密集工程,光要培養一個主管就要花個四、五年時間,要花很多精力去說服他們調往負責勞力密集的組裝廠。」

友達的主管輪調,就是要讓LCD生產線製程的兩端語言都能通。

陳來助接著說,兩年前他開始強迫兩端的主管必須要一起開會,才發現模組廠思考問題很複雜,而前段製程的主管卻是把問題研究得很細。透過專案的執行,把LCD廠的兩端主管都拉近來企劃執行。

兩年前,擔任製造總部副總經理的陳來助開始推行「STOP PROJECT」,針對資深主管升遷之前,必須輪調到其他部門實習,像是後段的模組廠主管,要到前段製程工廠實習,促進主管對於LCD產業的通盤瞭解。

基層輪調:改變看問題角度

友達不只是高階主管定期輪調,連基層工程師也經常輪調,學習用不同角度解決問題。

「從研發部門到生產線工作,工程師才知道民間疾苦啊,」陳炫彬說,友達內部戲稱「勞改」的研發工程師調到工廠,產品設計不夠好,就到工廠生產線去學習,瞭解如何把產品設計修改到適合生產線作業。

又顧慮到做技術研發的工程師不懂製造的流程,不夠扎實,所以友達在企業內部網站隨時提供最新的輪調工作機會。

組織調整:為中小面板市場

從去年底開始,友達又展開新一波的組織架構大改造,確立資訊顯示器、液晶電視與中小尺寸事業群三足鼎立,打通了業務單位到供應鏈、研發與生產線的任督二脈,分散供應鏈與製造的權責到事業群,提升客戶服務的品質。

友達產品線橫跨大尺吋的液晶電視到小尺寸手機螢幕,「但是客戶真正滿意嗎?」陳來助擔憂。

友達每月產出約700萬片大尺寸面板、1500萬片中小尺寸面板,「任何一個環節沒有做好的話,馬上橫屍遍野,」陳炫彬強調,事業部門的一條鞭管理模式,逼著部門主管思考,如何推出良率夠好、市場夠大的新產品。

隨著智慧型手機、數位相框、GPS的熱賣,液晶電視與中小尺寸面板成為今年全球TFT-LCD產業的當紅炸子雞。

雖然友達從2001年就跨入中小尺寸面板市場,但陳炫彬卻警覺到愈來愈多STN業者也跨入TFT-LCD中小尺寸市場的潛在威脅性。今年115華映將三代廠賣給凌巨,8月份勝華斥資90億元買下瀚宇彩晶兩座三代廠,這代表了台灣TFT-LCD中小尺寸市場將進入殺戮時代。

 

LCD業界都戲稱的STN業者做中小尺寸面板像是「丐幫理論」,低成本,做多少賺多少,今年營收破4000億元的友達是少林派大廟。

陳炫彬分析,過去友達在經營中小尺寸市場,像是開著賓士車在賣水果,而STN業者卻是提著菜籃賣水果,兩者的成本架構截然不同,「你怎麼跟人家拚?心態就不對了。」

有鑑於此,友達把中小尺寸面板獨立成為一個事業群,「蓋小廟與丐幫對打,」陳炫彬坦言,從今年6月份開始,友達中小尺寸事業部門的固定成本要降低,徹底排除吃大鍋飯的心態。

陳炫彬:太默契,會少創意

「組織調整,讓主管更看清自己的產業位置,才能專注擬定策略,」陳炫彬說,因應不同的市場與產品特性,事業部門不斷地調整策略與營運組織,「而不是過去的一家公司大小通吃。」

當一家公司的營運逐漸進入高峰時,所有人都習慣原有的做事方式,危機就隨之產生了。

全球TFT-LCD產業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邁入供不應求的景氣高峰,全球各家面板廠獲利屢創新高之際,陳炫彬卻很擔心友達「走得太順了,失去警覺性。」

「一看老闆眼神,就知道老闆心情好不好,這就不會有組織的活力,」陳炫彬說,太有默契,就不會有創意。

經營企業必須要隨時居安思危,「如果沒有改變,就不會有成長,」陳炫彬強調。


發表留言

分類